X

如何避免TPE原料注塑过程中的缺陷?

发表时间:2025/11/05 责任编辑:中塑在线

  TPE原料的注塑过程看似简单,实则对工艺参数极为敏感。温度、压力、速度的微小波动,都可能导致产品出现飞边、缩水、气泡等缺陷,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。那么如何避免TPE原料注塑过程中的缺陷呢?接下来,深圳中塑王TPE小编就针对这个问题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下。



  一、TPE原料注塑缺陷预防的方法


  在讨论具体工艺前,必须强调两个前提条件,它们是避免一切缺陷的根基。


  严格的干燥处理:TPE,特别是聚酯类(TPEE),具有吸湿性。水分在高温下会水解,导致制品表面出现银丝、气泡,甚至材料降解。因此,原料在注塑前必须在80-110°C下充分干燥2-4小时,确保水分含量达标。


  合理的模具设计:模具是成型的“母体”。流道设计要保证熔体平稳填充;浇口位置要利于排气和减少熔接痕;冷却水道需分布均匀,以防止产品因冷却不均而翘曲变形。


  二、TPE原料注塑缺陷的原因与解决方法


  1.飞边(毛刺)


  现象:熔体从模具分型面溢出。


  成因:锁模力不足、注射压力/速度过高、料温/模温过高。


  对策:逐步提高锁模力;在保证填充完整的前提下,适当降低注射压力和速度;逐步降低料筒和模具温度。


  2.缩水(凹陷)


  现象:产品壁厚处出现局部凹陷。


  成因:保压不足或时间过短、熔体温度过高、制品壁厚不均。


  对策:增加保压压力和/或时间;适当降低料温或模温;优化产品设计,尽量保证壁厚均匀。


  3.气泡(空洞)


  现象:制品内部或表面出现气泡。


  成因:首要原因是原料干燥不充分;其次是注射速度过快裹入空气,或背压不足。


  对策:严格执行干燥工艺;降低注射速度,便于排气;适当提高背压。


  4.熔接痕


  现象:两股熔体交汇处留下的细线状痕迹。


  成因:熔体温度或模温过低,导致交汇处无法完全融合;注射压力不足;模具排气不良。


  对策:适当提高料温和模温;提高注射速度和压力;在熔接痕位置增设排气槽。


  5.脱模困难/顶白


  现象:制品粘模,或顶出后顶针位置发白。


  成因:注射/保压压力过高;冷却时间不足;模具型芯粗糙或有倒扣。


  对策:逐步降低保压压力;延长冷却时间;抛光模具并检查倒扣;均匀喷涂适量脱模剂。


  所以,TPE原料注塑缺陷的避免,核心在于对工艺参数的精准调控。通过理解缺陷背后的根本原因,并采取针对性策略,我们不仅能大幅提升产品合格率,更能充分发挥TPE材料的优异性能,创造出更具价值的产品。

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261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