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

TPE包胶粘模是什么原因?怎么处理?

发表时间:2025/11/12 责任编辑:中塑在线

  TPE包胶成型因其出色的手感和防滑性能,在工具手柄、电子产品、日用品等领域应用广泛。不过TPE包胶粘模的问题却时常困扰着生产者,不仅影响生产效率,还可能导致产品报废和模具损伤。那么大家知道TPE包胶粘模是什么原因?要怎么处理吗?下面深圳中塑王TPE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!



  一、TPE包胶粘模的主要原因


  材料配方问题:TPE材料本身配方是关键因素。如果材料中某些组分(如填充油、特定牌号的树脂)与模具钢材的相容性过高,就容易发生粘附。此外,材料熔融指数(MFI)过高,流动性过好,也更容易渗入模具微小缝隙,导致粘模。


  模具设计与状态:模具是成型的核心。模具表面粗糙度过高、存在划痕或电火花加工(EDM)留下的纹路,都会为TPE提供“抓附点”。拔模斜度不足或设计有倒扣,会使产品脱模阻力剧增。模具排气不畅导致困气,也会形成局部高压,将材料紧紧压在模壁上。


  注塑工艺参数不当:不合理的工艺参数是诱发粘模的常见原因。注射压力过大、保压时间过长、熔融温度过高,都会使TPE材料过度填充,紧紧贴覆在模腔表面。冷却时间不足,产品未充分固化,强度不够,在顶出时容易变形或拉伤,产生粘模。


  脱模剂使用不当:脱模剂是预防粘模的直接手段,但使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。脱模剂喷涂不均匀、用量过少,无法形成有效的隔离膜;而某些脱模剂与TPE材料不兼容,甚至可能引起材料降解,反而加重粘模。


  二、解决TPE包胶粘模的有效方法


  1.优化TPE材料配方


  这是最根本的解决思路。首先,应与TPE供应商沟通,选择专门为包胶设计、具有良好脱模性能的牌号。其次,可以在材料中添加适量的助剂来改善脱模性,如内脱模剂(如芥酸酰胺、油酸酰胺等)或少量爽滑剂(如二氧化硅),以降低材料与模具表面的摩擦系数。


  2.改善模具状态与设计


  模具的优化至关重要。


  提高模具光洁度:对模具型腔进行抛光,特别是TPE包覆的面,要求达到镜面效果(如SPI A1标准),消除微观的粗糙点。


  保证拔模斜度:确保模具设计有足够的拔模斜度,通常建议在1°~3°或更大,以减少脱模阻力。


  优化排气系统:检查并优化模具的排气槽,确保熔体填充时气体能顺利排出,避免困气。


  应用表面处理:对于顽固性粘模问题,可以考虑对模具进行表面处理,如镀铁氟龙(特氟龙)涂层,形成一层极低表面能的不粘层,效果显著但成本较高。


  3.调整注塑工艺参数


  工艺调整是快捷、成本低的解决方法。


  降低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:在保证产品饱满的前提下,尽量降低压力,减少材料对模壁的挤压。降低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: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增加材料固化速度,使其在顶出时具有足够的强度。但需注意,温度过低可能导致流动性差、熔接痕等缺陷,需权衡调整。缩短保压和冷却时间:优化冷却系统,确保产品均匀冷却并充分固化,但避免过长的冷却时间导致生产效率低下。


  4.合理使用脱模剂


  作为应急或辅助手段,正确使用脱模剂能快速见效。选择与TPE材料兼容性好、无腐蚀性的脱模剂。喷涂时务必薄而均匀,覆盖整个模腔表面,待溶剂挥发后再合模注射。注意,脱模剂只是治标之策,长期依赖可能影响产品表面质量,甚至污染模具。


  总体而言,TPE包胶粘模是一个系统性问题,建议首先从调整工艺参数和检查脱模剂使用入手,若问题依旧,再深入检查模具状态,最后考虑更换材料配方。通过综合施策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TPE包胶粘模的难题,实现稳定、高效的生产。

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2618号